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大观周刊论文润色(能说一说你会背诵的经典古(3)

来源:大观周刊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12-07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3、 林黛玉为什么坚决不让学陆游? 谢邀。 “香菱学诗”中,林黛玉为什么坚决不让学陆游? 以前写过一篇文章详细讨论《红楼梦》中的诗歌水平以及曹

林黛玉为什么坚决不让学陆游?

谢邀。

“香菱学诗”中,林黛玉为什么坚决不让学陆游?

以前写过一篇文章详细讨论《红楼梦》中的诗歌水平以及曹雪芹的诗词观点,特别是在“香菱学诗”这一段中,集中体现了作者“重唐轻宋”的诗词观,源于严羽的《沧浪诗话》。

林黛玉作为小说中才气最高的诗人,自然是符合作者本身诗词观的。

具体的诗词观论点,这里就不重复了,我们只回答林黛玉为什么坚决不让学陆游。

其实细看原文,林黛玉并非让香菱不要学陆游,而是针对香菱提出的最爱的两句陆游诗的风格进行批驳否定。

香菱笑道:“我只爱陆放翁的诗‘重帘不卷留香久,古砚微凹聚墨多’,说的真有趣!”

黛玉道:“断不可学这样的诗。你们因不知诗,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,一入了这个格局,再学不出来的……”

香菱提到陆游的这两句诗很有趣,是她喜欢诗的初衷,林黛玉既然已经认了这个徒弟,自然是想尽职尽责地引导香菱,指出正确的入门方向。

对于诗词爱好者来说,陆游这两句诗的描写虽然精致有趣,于情感却是如古井无波,并无深意——用黛玉的话来说,这就是“浅近”。

浅近,就是浅显易懂的意思。浅显易懂难道不好吗?当然不是。

这两句诗的最大的问题,是在于字词精致,内涵却空洞了了——黛玉所指的“浅近”,是指没有情感内涵,并非要把写诗故意搞得晦涩难懂。

“重帘不卷留香久,古砚微凹聚墨多”,单就文辞来说,其实是上上之品。既对仗严谨,又入微细致,特别是“凹”字的使用,虽然偏却不算僻,反倒是带出一些趣致来。

这结构精巧的句子,问题在于缺乏诗人的情感投射。至少在单独拿出来的时候,我们从精致的景色描写中看不出背后诗人的情感。

就好像冯延巳的“风乍起,吹皱一池春水”也算得上传世好句,但是李璟就调侃他:“吹皱一池春水,干卿何事?”这景色摆在那里,和你有什么关系啊?这虽然是君臣之间的笑谈,其实揭示了文学创作,特别是写诗的一个奥秘——寓情于景。

即王国维说的“一切景语皆情语”,所有景物描写,都要有诗人自己在里面,都要用来表达诗人的情感。

陆游这两句诗,看不出他到底是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。区别于王维的“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”的空境却情感特色丰富,陆游的“重帘不卷留香久,古砚微凹聚墨多”过于清淡,甚至寡淡,因而失去了诗歌最基本的抒情言志功能,顶多算得上文字墨趣。

就好像欧美的文字填空游戏,要做好不容易,但是做完了,你会发现并没有什么意义。

在很多初学写诗的人来说,写诗就是字词搭建,这不正是文字填空吗?完成了自己的诗作之后,就雀跃欢呼,再去进行下一轮填空游戏。

创作变成为诗而诗,忘记了诗歌最基本的抒感功能,沉迷于精巧文字和平仄合律的创作之中。

这是舍本逐末。

这种字词搭建、平仄拼凑因为规则的明朗性,是比较容易达到的,因此很容易让初学者产生成就感,并沉迷如此。

这是创作诗歌的大忌。

所以我专栏里教大家学习平仄格律,也是再三交代,我们学习平仄,最终的目的是在规则之上的超越。

要学会格律,但是不要因为格律而忘记了写诗的初心——情感表达。

林黛玉作为香菱写诗的老师,考虑也是一样的,她怕初学者香菱陷入宋诗那种对字词、对仗等修辞的极致追求,而忽视了诗歌的正途。

所以她建议香菱先去读杜甫,李白,然后王维,总之就是走唐诗的情感为先路线。这种淳朴、旺盛的情感表达,才是诗的根本。

至于其他规则、文字修辞,是锦上添花的事情,所以放在后面。

话说回来,陆游这两句诗也并非全无内涵。这两句诗在陆游作品中是好句,但是由于情感的过于寡淡,无法独立成为千古名句。

情感太淡、太隐藏,即使技巧用到极致,也比不上有技巧的情感充沛。

书室明暖终日婆娑其间倦则扶杖至小园戏作长

陆游

美睡宜人胜按摩,江南十月气犹和。

重帘不卷留香久,古砚微凹聚墨多。

月上忽看梅影出,风高时送雁声过。

一杯太淡君休笑,牛背吾方扣角歌。

整首诗都散发着出陆游的闲情。

这两句写闲景,是没有问题的,在修辞对仗上甚至可以说已入化境,所以香菱喜欢它,更有数不清的诗词爱好者也喜欢这种意境。

不过也确实满满的宋诗味道,充满了匠气。

文章来源:《大观周刊》 网址: http://www.dgzkzz.cn/zonghexinwen/2022/1207/731.html



上一篇:老乡鸡被强制执行7.5万
下一篇:大观周刊教育期刊(大观周刊教育期刊有哪些)

大观周刊投稿 | 大观周刊编辑部| 大观周刊版面费 | 大观周刊论文发表 | 大观周刊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大观周刊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