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《大观周刊》刊物宗旨[09/07]
- · 《大观周刊》征稿要求[09/07]
- · 《大观周刊》投稿方式[09/07]
- · 《大观周刊》栏目设置[09/07]
郑州明星楼盘复工疑云(3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仅仅一个月前,该项目还处于停工困扰中。为了安抚业主的焦虑情绪,融创派了施工队进入现场,启动复工仪式。但不久后业主们就又发现,短暂的仪式过
仅仅一个月前,该项目还处于停工困扰中。为了安抚业主的焦虑情绪,融创派了施工队进入现场,启动复工仪式。但不久后业主们就又发现,短暂的仪式过后,施工现场又再次归于沉寂,“复工仪式结束后,工人就全散场了,第二天就来了三四个人。”
根据克尔瑞公布的“2021年24个重点城市已停工,延期交付问题项目汇总”统计报告显示,截至2021年年底,郑州是全年成交项目问题占比最高的城市,成交的问题项目占比达到了28%。
负责郑州市场的融创,在郑州演绎了一场“兵贵神速”,没多久就在郑州的很多个偏远地段,布局了十多个项目。但最终,融创的多个项目却陷入了“冰火两重天”的困境:一面是业主们的交付维权,一面是满城排队的开盘热销。
对于购房者来说,住房还处在建设过程中,购房者就支付了全部的房价款,并承担了未来全部的风险。最突出的风险自然就是烂尾。尤其是进入行业调整期时,烂尾楼在周期上爆发式增长。
自去年恒大债务爆雷之后,各地开始纷纷加强预售资金监管。不过,想要管好预售资金也不容易。监管资金的过度加强,容易进一步引爆房企的资金问题,引发更大的楼市危机。
据知情人士表述,融创遇到债务危机后,由于没有钱支付工程款,融创就用商票兑付。直到其总包单位中建二局发现,手里的商票根本兑付不了,于是停工了。
“本来是售楼处开盘,结果老业主去堵售楼处。然后,融创当晚就跑到酒店去开盘,老业主听到消息,又集体去酒店围堵。”陈旭回忆道。
这之后,融创中原大观的复工接连制定了一个个交付节点。然而,项目的交付时间一拖再拖,最新交付日期延迟到了2023年7月31日,也就是一年之后。
而为有效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,2022年3月11日,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多部门发布了《关于进一步规范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工作的意见》,对预售资金安全,房地产开发企业预售商品房取得的全部收入,均纳入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范围。
据《财经天下》周刊了解,融创没有如期推进施工的原因有很多,除了最显而易见的缺钱之外,另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于,一旦项目到了封顶节点,意味着开发商要支付的工程款压力更大了。
郑州的楼市盛宴,吸引了很多外来房企的加入。这些来到郑州的开发商们,一年就让郑州市场诞生出了16个地王。不过,老孙的到来,却是以一种独特的出场方式,揭开了融创重回河南郑州的序幕。
扑朔迷离的复工
他们去的比施工方早,回的比施工方晚。但最终业主们还是发现,施工现场不仅看不到施工迹象,也无操作工人,吊塔也是停滞状态,只看到了一个三人复工小分队,“在我们看来不能算完全复工了,其他楼都停着”。
为了掌握项目施工的真实进展,融创中原大观二期的业主们操碎了心。最近一段时间,一些业主几乎每天都望着窗外一栋栋光秃秃的楼房,直播每天的施工情况。通过不间断的直播,手机无人机齐上阵 ,几位业主给融创业主们进行了一场完整的复工直播。
拿郑州市场来说,当地一般会规定,监管资金为项目建设工程资金总额加上20%不可预见的费用支出,同时对房企进行差别化信用管理,对高信用房企的资金额度降低、提取比例提升。
工程款迟迟不到位,施工方只好掀了“牌桌”。要知道,任何一个项目的建设都涉及三方,即开发商负责拿地、总承包单位负责主体施工,总承包单位下还有各种小承包商、小建筑度、材料供应商等。
2016年时,在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眼里,郑州楼市还是一块儿藏着金子的宝地。
房地产开发本就是一场资金游戏。房屋建设期间资金形成了环环镶嵌的圈子。开发商欠总承包的的钱,总承包欠小承包的钱。
原因也很简单,“郑州的市场比较平稳,风险不大,因为房价并不高”、“北上广深地价高得吓人,强二线城市最看好郑州”,说这话时,老孙还是时隔12年之后第一次踏入郑州。
2019年12月,融创城一开盘,就开出了跳楼甩卖价,原本元/㎡的房子,直降到元/㎡,直接击穿市场“底价”。整个郑州地产圈和房地产都为之沸腾了。当天晚上开盘,项目人山人海,交通堵得整条街水泄不通。但最终,排队的人们还是发现,所谓的超低价只是个别房源。相当于一个假噱头,全城人直呼“上当”。
不过,想要楼市恢复往日的活力,并非一朝一夕。楼市的良好运行,往往是政策、企业、开发商三者间的合力。一旦合力打破,企业不重视市场秩序,不想承担交房责任,最受伤害的,也只有最无助的购房者。
文章来源:《大观周刊》 网址: http://www.dgzk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707/727.html
上一篇:大观通宝折十钱中,一个值得大家多多留意的版
下一篇:老乡鸡被强制执行7.5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