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《大观周刊》刊物宗旨[09/07]
- · 《大观周刊》征稿要求[09/07]
- · 《大观周刊》投稿方式[09/07]
- · 《大观周刊》栏目设置[09/07]
汽车大观|“碳中和”,汽车产业绕不开的话题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在回收端,电池、钢铁等关键零部件的回收是降低碳排放的重要部分。根据欧盟发布的数据显示,回收钢、铝、塑料能够降低90%的碳排放。我国作为全球最
在回收端,电池、钢铁等关键零部件的回收是降低碳排放的重要部分。根据欧盟发布的数据显示,回收钢、铝、塑料能够降低90%的碳排放。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,2020年退役的电池已达25GWh,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如果没有妥善的解决方案,汽车行业的低碳排放都是空谈。
中国汽车自动变速器创新联盟秘书长李盛其认为:“为了让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,达成‘碳中和'愿景做出贡献,必须做到回得来、收得到,应在加强监管的同时,推动法规和标准先行”。
传统燃油车企业的转型之痛
2020年,大众汽车因未达到欧盟碳排放目标,面临超过1亿欧元的罚款。
同时,欧盟计划收紧203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标准,根据之前欧盟规定,到2030年轻型车二氧化碳排放量需要在2021年95克/公里的基础降至大约60克/公里。进一步收紧的二氧化碳排放标准,无疑是加在传统燃油车企业身上的一道紧箍咒。
1月26日,欧盟向WTO通报了《关于电池和废电池的法规提案》,将现行电池管控方式由“指令”上升为“法规”,以确保投放欧盟市场的电池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都变得可持续、高性能和安全可靠。
“碳中和”过程中的成本增加,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另外一个问题。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认为:“未来汽车进入碳经济时代,所有衡量汽车价值的标准都将改变。在这个过程中,汽车企业一定要分解指标、调整生产流程,必须要做碳足迹、碳标签。虽然在短时间内会增加企业经营成本、研发成本,但也正是这个时候,汽车企业通过创新减碳技术,才能在诸多竞争中优先胜出。”
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2021年将继续全力做好工业领域节能减排。他尤其强调了发展新能源汽车是重点,将围绕碳达峰、“碳中和”目标制定汽车产业实施路线图,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,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、智能化并行发展。同时,通过制定配套法律法规、完善回收利用体系、发布相关标准等,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。
“碳中和”是汽车企业必须要面对的问题,整车企业应尽快制定“碳中和”相关的目标与时间节点,加快落地具体执行措施。零部件企业需要采用新技术、新材料、新工艺,相关各项工作的推进会使企业整体实力跃上一个新台阶,助推企业未来发展。
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,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。
文章来源:《大观周刊》 网址: http://www.dgzk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622/630.html